产假:188天
陪产假:30天
育儿假:孩子三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各10天育儿假期
其中,产假可提前预产期15天开始,时间按自然日计算,遇节假日不顺延。值得一提的是,依照我国相关规定,再婚者与初婚者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当参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
需要注意的是,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是不一样的:
生育津贴: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为员工承担生育津贴的主体是社保机构。
产假工资:
员工休产假期间,企业为其发放的工资。为员工支付工资的主体是用人单位。
计算提醒:
生育津贴≥产假工资,企业不用再为员工重复支付工资
生育津贴<产假工资,采用就高原则,用人单位需要补差额发给个人
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8天的产假。产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延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女职工在休产假期间工资发放的方式是按月发放。
1.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2.参加生育保险的,生育保险基金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生育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_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不发产假工资可以仲裁。
《劳动法》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